9月22日下午,什邡职中学生处组织该校36名“9+3”藏区女生 召开了题为“自尊、自信、自爱”的交流会?;嵋橛裳Ω敝魅翁锘壑鞒?。
在交流会上,田慧首先讲了自尊、自爱和自信含义。自尊即自我尊重,自己相信自己,自己尊重自己,我们就可以通过进一步的努力,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赢得别人的尊敬,感受自尊的快乐;自爱就是给自己一个生活方向 “要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爱心的人” ;自信是人对自身力量的一种确信,深信自己一定能做成某件事,实现所追求的目标。田慧还告诉同学们职高学生怎样的打扮才是美丽的。最后她还讲到男生和女生在交往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一些事情。
会后,银启秀说:“通过交流会我明白了自尊、自信、自爱的含义,我要从我的学习中找到我的自信?!?/span>
2013年8月27日,18岁的仁青杜基和其他100多名木里学生一道,来到了什邡市职业中专学校,开始了新的生活,踏上了追寻职业梦想的道路。
天气的潮湿、闷热是仁青杜基他们遇到的第一个困难:木里虽然阳光强烈,但是却没有川西平原这么湿热,身上成天黏黏的感觉让人很不舒服!但这个能吃苦的山里娃克战胜了气候带来的困扰,全身心投入到了新生集训中,标准的站姿、规范的动作,成为了班上其他同学学习的榜样;到了夜里,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再度袭来,第一次来到这么远的地方,陌生的环境、陌生的面孔让仁青杜基他们分外想家!但一想到家人期盼的目光,想到自己未来的生活,他们又鼓起勇气坚持。学校和老师关心、班导和教官的鼓励,也让他们多少化解了一些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在相互鼓励中坚持了下来。
仁青杜基选择的是机械加工专业,虽然目前木里县没有大型的机械加工企业,但仁青杜基相信:只要努力学好本领,将来在木里水电开发或其他行业中,一定能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为父母分担生活的压力,为还在读初中的妹妹营造更好的成长环境,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在刚刚结束的德阳市第六届中等职业学校技能文化节上,来自什邡职中的鲁绒苏朗,战胜了众多的参赛选手,一举夺得了车工组的一等奖。这也是我?!?/span>9+3” 学生参加德阳市中职学校学生技能大赛取得的最好成绩。
2011年9月,15岁的鲁绒苏朗,这名来自凉山州木里县的藏族学生,为了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告别了父母,第一次走出大凉山,来到了千里之外的什邡市职业中专学校14级机械6班学习。面对陌生的环境,陌生的老师和同学,与其他“9+3” 学生一样,鲁绒苏朗起初也有很多的不习惯。但是,山里娃吃苦耐劳的品质,让他很快适应了内地的气候和饮食,全身心的投入到了技能学习当中。山里娃的朴实也让他赢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
鲁绒苏朗学习非??炭?,在课堂上,他把老师教学的内容都做了详细的记录,一有空就拿出来背诵;在实作室,他非常珍惜每一次实作的机会,不懂就问,认真揣摩并掌握了许多车工工艺的技术要领,很快成为了班级的学习尖子。在专业部进行的选拔赛上,他凭借过硬的技术脱颖而出,并一举夺得德阳市第六届中等职业学校技能文化节车工比赛的一等奖,为自己、为学校,也为家乡和父母赢得了荣誉。
对于未来,鲁绒苏朗希望能在内地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用自己的双手为自己和家人撑起一片蓝天,让父母和年幼的弟弟能生活得更好,为家乡的发展作出一名藏族学生应有的贡献。
今天是集训的第三天,我们学习了手语舞《我真的很不错》在烈日炎炎下,每个同学都用尽力气比划着,即使有时有点停顿,有时有点疲劳。但是,每个同学都认为他真的很不错,他坚信自己不会比别人差,他坚信坚持就是胜利,没有什么困难能难到他,就这样一个人带
今天是集训的第三天,我们学习了手语舞《我真的很不错》在烈日炎炎下,每个同学都用尽力气比划着,即使有时有点停顿,有时有点疲劳。但是,每个同学都认为他真的很不错,他坚信自己不会比别人差,他坚信坚持就是胜利,没有什么困难能难到他,就这样一个人带动一帮人,一帮人带动了一个专业部,一个专业部带动了全校学生,这是一种信念,这是一种力量,这种力量是不可战胜的。
经过了三天的艰苦训练,我觉得我们懂得了很多,觉得又向成功更进一步,虽然成功离我们看起来很遥远。但是,我个人认为,如果有一天,我们将走出学校,并成为一个对家乡对社会有用的人;那么,我们在训练中所受的煎熬和取得的成果,都是成功的重要因素。因为一个成功的学者,一个专业的工作人员使他成功的原因除了他的成绩以外,最重要的就是他的精神,他不怕吃苦和永不退缩的精神促使了他走向成功的彼岸。所以,我们要认真学习,对个人专业要坚持不懈的努力,但最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有一颗吃苦耐劳,坚持到最后的恒心。同学们让我们行起来,坚强地面对集训中每一次的挑战吧!
本学年,什邡市职业中专学校又招收了118名9+3学生,使得全校9+3学生人数达到201人,为了增进各民族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促进各民族学生之间的团结,营造学校内部的和谐环境。2012年9月3日晚上,我校在全体新生中开展了一次民族团结教育。 木里藏族自治县派驻
本学年,什邡市职业中专学校又招收了118名“9+3”学生,使得全校“9+3”学生人数达到201人,为了增进各民族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促进各民族学生之间的团结,营造学校内部的和谐环境。2012年9月3日晚上,我校在全体新生中开展了一次民族团结教育。
木里藏族自治县派驻我校的“9+3”学生管理干部沈勇老师介绍了木里县学生的生活、学习状况。当听到木里的学生很多每次要走4、5个小时的山路才能到达学校时(这也是藏区学生年龄偏大的原因),很多内地学生的脸上都露出了惊讶的表情!当沈老师说木里县一些贫困学生一天的生活费只有1—2元,几乎顿顿都是5毛钱的饭加5毛钱酸菜汤时,同学们脸上的表情更加复杂了!他们没有想到,自己随随便便买一瓶水或是一包普通零食的钱,竟是自己同龄同学一天的生活费!他们更没有想到的是,藏区的贫困学生,冬天竟然没有棉衣、没有羽绒服,只靠一件薄薄的毛衣度过漫长的冬天!他们仅仅看到,藏区的学生年龄偏大、质朴、尊敬老师还有些许的蛮横。
沈老师还介绍了藏民族的禁忌和风俗习惯,通过这次民族团结教育,内地学生对“9+3”学生有了更多的了解,对于学校搞好各民族学生之间的团结,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项秋云(女苗族)、熊文秀(女苗族)、答瓦祝玛(女藏族)是什邡市职业中专学校计算机专业部首届9+3学生,三名同学刚一到校,就以民族地区学生特有的质朴、谦虚赢得了老师和内地学生的好感。她们努力学习技能、不懂就问,很快适应了内地的学习和生活节奏,成
项秋云(女苗族)、熊文秀(女苗族)、答瓦祝玛(女藏族)是什邡市职业中专学校计算机专业部首届“9+3”学生,三名同学刚一到校,就以民族地区学生特有的质朴、谦虚赢得了老师和内地学生的好感。她们努力学习技能、不懂就问,很快适应了内地的学习和生活节奏,成绩稳步提升。
2012年7月,她们和其他同学一道,被分配到深圳东莞群光电子厂顶岗实习,项秋云等三名同学克服了气候、语言、生活上的种种不便,迅速适应了环境和角色的转换,很快从一名学校人转变为合格的职业人。
在工作中,项秋云等三名同学能严格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按时上下班,没有出现过缺岗、迟到早退等现象;在工作中吃苦耐劳、踏实肯干,能适应各个岗位的各项工作,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主管下达的生产任务;在业务紧、任务重的情况下,能毫无怨言的牺牲个人时间加班加点;同时,她们与公司其他同事的关系也相处得非常融洽。其表现,得到了公司和学校的一致好评。
为了表彰“9+3”顶岗实习学生中的先进典型,经学校和公司研究决定,给予项秋云、熊文秀、答瓦祝玛三名同学“通报表扬”,并号召其他实习的“9+3”同学向她们学习,努力把自己锻炼成一名优秀的职业人,以实际行动回报国家和社会的关爱!
罗克底和杨二千玛是什邡职业中专学校首届9+3学生,在校读书期间,他们和其他9+3同学一样,以山里娃特有的质朴赢得了老师和内地同学的喜爱!特别是他们吃苦耐劳、积极向上的品格,更是得到了内地学生的尊重和信赖,罗克底被选为所在班级的班长,杨二千玛担任
罗克底和杨二千玛是什邡职业中专学校首届“9+3”学生,在校读书期间,他们和其他“9+3”同学一样,以山里娃特有的质朴赢得了老师和内地同学的喜爱!特别是他们吃苦耐劳、积极向上的品格,更是得到了内地学生的尊重和信赖,罗克底被选为所在班级的班长,杨二千玛担任了专业部文艺部部长一职。在协助老师进行班级和“9+3”同学管理的同时,他们不但提升了自身的素质,而且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
2012年9月,在首届“9+3”学生开始实行的时候,为了加强学校“9+3”学生的管理,在征得他们同意的情况下,学校安排他们留校实行,在学校“9+3”办公室协助木里县驻校干部对其他“9+3”学生进行管理。
面对新的身份和岗位,罗克底和杨二千玛起初有些不适应,但在学校其他老师的支持和鼓励下,他们大胆开展工作,现身说法对14级、15级“9+3”学生进行教育。相同的身份和经历更容易赢得“9+3”学生的信任,他们更愿意将内心的感受、困难和困惑同罗克底和杨二千玛交流。在工作中,罗克底和杨二千玛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心智也进一步成熟,很快的从一名学校人转变为合格的职业人。
2012年5月4日,我校13届3名9+3学生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罗克底、杨二千玛、秦朝凤是我校首届9+3学生,自入校以来,三名同学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习知识和技能,协助学校和老师做好其他9+3学生的管理工作。秦朝凤同学还利用课余时间自学,在进校后不久考
2012年5月4日,我校13届3名“9+3”学生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罗克底、杨二千玛、秦朝凤是我校首届“9+3”学生,自入校以来,三名同学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习知识和技能,协助学校和老师做好其他“9+3”学生的管理工作。秦朝凤同学还利用课余时间自学,在进校后不久考上了成都理工大学,成为了我校第一个在中职期间,套读大学本科的“9+3”学生。
三名同学从家乡的变化中看到了党对中国各族人民一视同仁的关爱,到内地学习后,尤其在了解了什邡灾后重建的巨大变化后,更加深了对党的认识,逐渐萌发了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个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利的政党;更高标准,更高要求提高自己的意识。
学校党总支对同学们在政治上积极进步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指派优秀的党员教师担任他们的入党介绍人,帮助他们迅速成长。在学校党总支和党员教师的帮助下,三名同学终于在5月4日这个特殊的日子,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中共预备党员。
2012年4月7日晚上,我校近百名9+3学生,集中收看了情暖藏区刘奇葆书记对藏区儿女的特别关怀专题节目。 同学们了解了从09年开始的四川省藏区免费中等职业教育工作开展以来,我省在9+3工作中所取得实效和甘孜、阿坝、凉山州藏区学生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下,在内地
2012年4月7日晚上,我校近百名9+3学生,集中收看了“情暖藏区—刘奇葆书记对藏区儿女的特别关怀”专题节目。
同学们了解了从09年开始的四川省藏区免费中等职业教育工作开展以来,我省在9+3工作中所取得实效和甘孜、阿坝、凉山州藏区学生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下,在内地的学习和生活情况。虽然节目的内容取自成都的一些中职学校,节目中的学生也是来自甘孜、阿坝的藏区学生,但此情此景让同学们感同身受,对刘奇葆书记到我校慰问的情形历历在目。尤其是了解到省委、省政府实行9+3免费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藏区学生更好的适应并融入社会,圆增长知识的求学梦、圆脱贫致富的就业梦时,许多同学表示,到什邡职中学习以后,知识面扩大了、本领增强了、自信心更足了。将用自己的行动,收获知识和本领,回报责任与爱心;将来回到木里后,将用在什邡职中学到的技术,把家乡建设得更加美丽,不辜负刘奇葆书记对藏区学生的厚望和学校老师、同学的关心和帮助。
藏区学生带队老师、9+3周末值班老师和同学们一道,收看了这一专题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