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下午,我校学生处副主任田慧老师利用周末放学时间与全体在?!?/span>9+3”女生就如何养成良好的习惯展开了座谈。
田慧老师首先谈到了该怎样搞好个人卫生,如一周洗几次澡、被子多久洗一次,内衣内裤怎样才算勤洗勤换等等;她还讲到了怎样养成良好习惯例,她要求大家要从小事做起,如随手关灯、随手关闭水笼头、随手捡拾废纸,说话轻、走路轻、关门轻、搬物轻 ,不乱扔垃圾、不串班级楼层、不乱涂乱画、不大声喧哗、追逐打闹等等;最后,她讲到要注重生活中的细节,因为很多时候细节可能决定命运。
为了让在校17届44名藏区“9+3”学生感受到党和政府以及学校对他们的关心,能更好的在校学习和生活。我校于10月初就组织人手为44名新同学测量各种数据,为每位同学定制了羽绒服和棉衣各一件。
11月13日晚上,御寒的衣服发放到了“9+3”学生手中。拿到衣服,同学们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迫不及待的将新衣服穿在了身上。17届汽修班的吴刚刚高兴的说“我再也不愁冬天没有衣服了。这个冬天我不会觉得冷了”,17旅游的祝秀英说“学校发的衣服真好真暖和,不仅漂亮,而且质量好,我非常喜欢,我们一定要更加努力地学习,回报对我们的关怀的人?!?/span>
的确,有了党和政府的关心,有全校老师的关爱,“9+3”学生的冬天,将不再寒冷。11月2日晚,我校学生处邀请我校计算机专业部胡玲老师为全体“9+3”学生开展了主题为“宽容的重要性”的讲座。
在讲座中,胡老师深入浅出、引经据典的和“9+3”学生探讨了宽容的定义、内涵及它在生活中的重要性。通过交流,大家认识到,宽容是一种胸怀,一种睿智,一种乐观的面对人生的勇气??砣荼鹑?,其实就是宽容我们自己;宽容是一种坚强,而不是一种没有面子的事;宽容也是忍耐。
最后,胡老师让同学们在音乐声中冥想,你对别人做到了宽容吗?在发言中同学们纷纷表示,以后做事尽量不要冲动,多学会宽容别人一些。扎巴益西说:我以前爱冲动,别人不小心碰撞了一下,我会认为我吃亏了、没有面子,为了找回自己的面子总喜欢找别人理论,就没有做到宽容,今后一定要学会克制自己,多一些宽容,和其他同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为了丰富“9+3”学生的课余生活,开拓学生视野,增长学生见识,加强科学技术普及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科学思想、科学态度,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10月31日,我校组织了该校16届、17届全体“9+3”学生到四川省科技馆参观学习。
航天航空馆中一架架的模型航天机和模拟的飞碟,让“9+3”学生看得眼花缭乱,惊叹不已;机器人表演和机械馆让同学们看到了现代科技给人们带来的便利;天地万象、生态环境和生命科学的展览则激发了同学们探讨生命科学的巨大兴趣。
参观科技馆不但让同学们领会了科学的无穷魅力,了解了生活中科学无处不在,也増长了学生的科学知识、使学生认识到了学习现代科学知识的重要性。
在2014年木里县乡镇机关招录2011级应届“9+3”学生双招考试中,我校参加考试的37名学生当中,有3名同学进入了前15名,其中,木扎西以笔试87.5分的优异成绩位列全部考生的第一名。
这次全省木里籍参加双招考试的“9+3”学生数近350人,竞争可谓异常激烈。为了搞好我校学生的双招工作,学校很早就安排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有针对性的对报考学生进行了系统的培训。经过强化训练,同学们的知识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终于在激烈的竞争中考出了很好的成绩。另外两名进入前15名的同学是向秋风和张安洪,他们和木扎西一道,顺利的进入了第二轮的面试当中。
在2014年4月3日晚上召开的中共什邡市职业中专学校党员大会上,项秋风、苏朗偏初两名“9+3”学生被批准如期转正,成为了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
项秋风、苏朗偏初是我校14届“9+3”学生,在校就读期间,他们思想上积极要求进步,并于去年被批准成为中共预备党员。在预备期内,项秋风和其他同学一起到广东顶岗实习,苏朗偏初则留在学校协助对15届和16届“9+3”学生进行管理。两名同学虽在不同的地点从事不同的工作,但他们都能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各自的岗位上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东莞群光电子厂实习的项秋风,严格遵守学校和实习工厂的要求,在自己的岗位上用行动为其他同学做出了表率,得到了厂方和我校驻厂老师的充分肯定;苏朗偏初在对其他“9+3”学生进行管理的时候,善于动脑筋想办法,化解了许多同学之间的纠纷和矛盾,使同学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为构建校园内和谐的民族关系起到了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作用。
党员大会全票通过了项秋风、苏朗偏初的转正申请。
15级的9+3同学进校已经是第四学期了,本期同学们都将面临着顶岗实习,这学期也是检验同学们在校期间习惯养成、学习成果的最关键的一期。
3月16日晚上,学生处副主任林峰与15级“9+3”学生举行了座谈,希望同学们在什邡职中这个人生的加油站中加满一生的自信、加满良好的行为习惯、加满处事的淡定。按照学校的规章制度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为即将开始的实习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林老师对15级“9+3”学生提出了做到“三四五六”:“三个随手”(随手关灯、随手关闭水笼头、随手捡拾废纸);“四个轻” (说话轻、走路轻、关门轻、搬物轻);“五个不”(不乱扔垃圾、不串班级楼层、不乱涂乱画、不大声喧哗、追逐打闹、不将饭菜带入宿舍); “六个禁止”(禁止迟到、早退、旷课、私自离校;禁止吸烟、喝酒、赌博;禁止服用麻醉、兴奋等药剂;禁止携带匕首、管制刀具等入校入宿舍;禁止以大欺小、敲诈勒索、打架斗殴;禁止早恋、拉帮结派与社会混混勾结).
最后林老师讲到:先要爱校,方可爱国;先学做人,后学学问,祝愿所有15级9+3同学,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来实现当初离开木里时的人生梦想。
通过此次座谈,15级“9+3”学生都激动的说到,在校的最后一学期我们更加的严格的要求自己,不辜负家长和老师的期望,成为一名合格的职业人。
为了贯彻《中共什邡市委教育工委关于在教育系统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案》,增进民族团结,建设平安校园,增进师生间的沟通和理解,更好的帮助“9+3”学生在学习、生活、心理上适应内地环境,切实为“9+3”学生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什邡职中在行政干部和党员中开展了师生结对帮扶活动:要求每位党员、干部和2至3名“9+3”学生结对,帮扶期为1至2年。
为了更好的开展帮扶活动,学校制定了具体的措施,要求每位老师做到以下几点:一、在思想上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二、在生活上关心爱护学生,给予亲人般的温暖,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三、在学习上教师要经常了解帮扶对象的学习,加强对他们的学习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中的困难,树立自信心,关注他们的全面发展过程。